03 April 2016 14:39
Blend4web是2014年2月开始在 blenderartists.org上发表帖子,准备开始发布版本的。
2014年5月的Blender中国年会上,我将blend4web带给了中国的blender用户。
我们也建立了几个blend4web的讨论组。不过问题很突出,就是很少有人进行讨论。
我分析其中的原因:
1,大陆的盗版非常猖獗,DCC工具很少用到Blender,使用的用户数少,很多人都不知道。需要有一条更强有力的管道让更多的人知道blend4web。
2,threejs进入比较早,文档内容丰富些,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是做web3d的内容,我推荐他们用blend4web,最终都转到了three上面。
3,很多人觉得blend4web生成的app比较大,占用资源比较多。这方面没有一个完整的比较列表,能对比相关中间件的速度和平台的支持性。
4,投资进入这一块领域(web3d)的资源相对较少,很难调动开发和美术的积极性。
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步分析。不过对我们blender用户,blend4web是对web3d的一个非常好的延伸,BlenderCN内的几千人基本上都下载过blend4web的插件并且,不过没用更多的应用场景给他们发挥blend4web的优势。
2014年5月的Blender中国年会上,我将blend4web带给了中国的blender用户。
我们也建立了几个blend4web的讨论组。不过问题很突出,就是很少有人进行讨论。
我分析其中的原因:
1,大陆的盗版非常猖獗,DCC工具很少用到Blender,使用的用户数少,很多人都不知道。需要有一条更强有力的管道让更多的人知道blend4web。
2,threejs进入比较早,文档内容丰富些,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是是做web3d的内容,我推荐他们用blend4web,最终都转到了three上面。
3,很多人觉得blend4web生成的app比较大,占用资源比较多。这方面没有一个完整的比较列表,能对比相关中间件的速度和平台的支持性。
4,投资进入这一块领域(web3d)的资源相对较少,很难调动开发和美术的积极性。
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步分析。不过对我们blender用户,blend4web是对web3d的一个非常好的延伸,BlenderCN内的几千人基本上都下载过blend4web的插件并且,不过没用更多的应用场景给他们发挥blend4web的优势。
BlenderCN.org